首页 > 历史小说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终于住上了玻璃房

第九百八十九章 孔文仲:我连死都不行了?(2/3)
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好书推荐:
  了,他内心中一直存在着的动摇。

  也想起了,恩师与母亲的教导。

  更想起了,如今汴京城中他的名声——当代包孝肃。

  于是,他微微吁出一口气:“圣人云: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?”

  “诚哉斯言!”

  贾易知道自己的。

  他也曾少年艾慕,也曾畅想过,醉卧花丛,只手破新橙的风流快活。

  也幻想过,腰缠十万贯,买田一千顷。

  他也有过机会。

  但,母亲的教导,恩师的期望,还有他从小就积累的名声,使他不敢也不能。

  他知道,他若那样做。

  既对不起母亲,也对不起恩师,更对不起那些视他为当代包孝肃的人。

  所以,贾易知道,自己不是包孝肃公。

  他只是一个如同圣人所评价的春秋五霸那样,假仁假义的伪君子。

  一个,迎合着舆论,竭力表演的人。

  有些时候,他都为自己心中冒起来的那些黑暗念头而颤抖。

  但他想成为包孝肃公。

  只要他能坚持到死,表演到死!

  笃笃笃……

  门外传来了敲门声。

  “贾正言可在家?”

  贾易循声望去,看到了门前的人影,他的声音很陌生。

  但贾易还是走上前去。

  因为,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,传到地方州郡,于是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,从天下州郡到御史台指名道姓的要寻他。

  喊冤的、检举的、上诉的、求情的络绎不绝。

  一些机灵的,更是开始在他上下值的必经之路等着他。

  有关系的,则会请托人,带其登门拜谒。

  贾易也已经习惯了。

  但像这样,来到他家门口,事先却连个拜帖都不送的,从来没有过。

  因为这既不礼貌,也很不体面。

  而且,此地是官家御赐的百官公屋。

  是街道司负责的产业!

  不是住在这里的人,没有请帖,连大门都进不来!

  所以贾易很谨慎,没有开门,而是隔着门问道:“足下是?”

  门口的人,轻笑了一声,然后将一张帖子从门缝递了进来。

  “正言看后自知!”他说道。

  贾易接过帖子,打开来一看,顿时瞳孔紧锁。

  因为,这帖子的封皮从左到右,用着楷书赫然写着:皇帝殿邸候童贯谨致左正言贾公讳易……

  贾易用着颤抖的手,打开封皮,看到里面的文字。

 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,然后对着门外的人,拱手道:“吾知矣!”

  “请回禀贵主人,我当依书而行!”

  “诺!”门外之人拱手作揖:“在下拜辞,伏望公留步!”

  “尊客慢行!”

  送走来客,贾易靠到门扉上,大口大口的喘着气。

  他紧紧攥着手里的拜帖,感觉浑身都开始燥热了。

  母亲和妻子,在这个时候,也都扭头看着他。

  贾易攥着手里的拜帖,没有说话,努力的让自己的心情平复下来后,镇定的对母亲和妻子说道:“阿母、夫人,我有公务要处置,吃饭就不要喊我了!”

  “好!”贾易的母亲和妻子,都是全力支持他的人。

  这么多年来,从未过问过他在仕途上的事情。

  贾易攥着拜帖,走回自己的房子,把门关上。

  然后坐到那张椅子上,他面色潮红,大口大口的喘息起来。

  因为,拜帖内的文字,在最后一行,写着两个字:丙去!

  是御笔!

  所以,这是官家的直接指挥!

  拿着拜帖,再次认真的看了一次。

  贾易将上面的文字,完全记在心中,然后遵照指挥,拿出一个火折子,点燃拜帖,将之丢到一个火盆中,看着它被烧成灰烬,然后取来一瓢清水,浇到火盆中,看着烧尽的灰烬和水混合到一起。

  贾易才重新坐回到椅子上。

  然后,他看着自己面前的书册,开始放肆的大笑起来。

  他知道的,包孝肃公之路,已为他敞开。

  作为伊川书院的高徒,贾易不仅仅曾受业于恩师,也在师伯明道先生的门下听过课,听明道先生讲过君子为官的有为与无为。

  和恩师孜孜于圣人之道,严守礼法不同。

  明道先生,为人诙谐幽默,看事情并不局限于圣人之说。

  尤其是在讲经济财用和为官的时候。

  明道先生更多的会讲权变。

  还举了很多名臣的权变之事为例,给他们这些晚辈做示范。

  其中,包孝肃公为官权变的故事,明道先生是讲的最多的。

  而在所有的包孝肃公的故事中,明道先生尤其讲了当年包孝肃公劝谏仁庙,不要给温成皇后的伯父张尧佐,授予节度使、宣徽使、景灵宫使。

  在这个事情里,包孝肃公并未摆出一副和外戚权贵不共戴天的架势。

  而是很贴心的,在仁庙和张尧佐之间来回奔走。

  最终,使得张尧佐自己主动放弃了宣徽使、景灵宫使的待遇,只接受了节度使的拜任。

  而仁庙对此也很开心。

  认为包孝肃公,不仅仅是忠臣!也是能解决问题的能臣!

  而不是一个,有义而无君的顽固迂腐之人。

  这使得后来,包孝肃公能够把吐沫星子喷到仁庙脸上,而仁庙并不见怪,反而甘之如饴。

  在明道先生所授的课上,他始终强调的是——道不行,乘桴浮于海,是要不得的。

  因为,假如君子正人,自己主动放弃了争取正义和正道。

  那么朝廷,就会落入小人和他们的邪道手中。

  届时天下百姓,必将遭受严重的灾难。

  君子正人,只要留在朝中,就一定可以对小人造成掣肘。

  同时,君子正人,只要能在朝中或者州郡,有个一官半职,也能尽可能的减免百姓所受到的伤害。

  再怎么样,也好过将天子和天下,拱手让给小人奸佞。 百灵阁提供了要离刺荆轲创作的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九百八十九章 孔文仲:我连死都不行了?在线免费阅读。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新书推荐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百灵阁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