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小说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耶律洪基的提议

第九百八十三章 元祐革新(3)(2/3)
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好书推荐:
  这里也是一般。

  赵官家倘若光是嘴上让士大夫们卷起来。

  但实际依然是底层的选人牛马,十几二十年不得改官。

  而宰执勋贵家的衙内,喝着小酒唱着歌搂着小娘子,三五年就集齐举状,轻轻松松变成京官。

  哪个傻瓜肯卷?

  只是,这改官任官磨勘体系,实在过于复杂、繁琐。

  而且,已经成为了大宋迭屋架床的翔山代码的一部分。

  赵煦一时半会,还真不好动。

  因为贸然去动,可能会是灾难性的!

  搞不好大宋的这坨超级翔山,直接自爆给他看!

  后果很可能是——即使不把他炸死,最起码也能喷他一身翔,叫他一辈子都臭气熏天!

  没有办法,只能手动微操,尽可能的把那些他在上上辈子记得的能吏干将,以及在现代史书上知道的贤能大臣给提拔起来。

  于是,他现阶段,能动手脚的地方,也就剩下科举了。

  先用科举,补充一批能卷、有意愿卷的人材到系统内。

  让大宋这台嘎吱作响的老旧机器,能够稍微的恢复一些活力,拥有一些余裕的空间。

  这样想着,赵煦就坚定的看着群臣,继续说道:“所以,我今日召集诸位臣工,便是想请诸位,对当今科举取士,所存在的弊端,畅所欲言!”

  “一如,当年范文正公!”

  “还请诸位,务必无所隐瞒,与我详述如今科举考试选材之弊!”

  改科举以诗赋取士变为经义取士,始自范仲淹发动的庆历新政。

  且是写在庆历新政的纲领性文件——范仲淹上书仁庙的《答手诏条陈十事》之中的。

  庆历新政的失败,也多少与此有关——庆历四年,朝廷颁布了科举新规,废除科举考试之中的贴经与墨义两场。

  同时,调整了科举考试的侧重点。

  将诗赋的重要性,降到了最低——当年的科举,先考策文,再考论文,最后才是诗赋。

  且是逐场淘汰,最后从三场考试中综合评价,取成绩最好的士子录取。

  在这种制度下,诗赋的地位其实已经可有可无。

  要不是庆历新政,同时动了官僚集团、勋贵宗室外戚的蛋糕,导致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凶猛反扑。

  连仁庙都不敢再支持下去。

  不然,早在熙宁之前,诗赋取士就已成为了历史。

  即使如此,庆历新政和随后发动的庆历兴学运动/古文复兴运动。

  还是给诗赋取士,敲响了丧钟。

  如今,更是成为了赵煦要继续改革、变动科举考试程序的合法性来源。

  庆历新政,在今天,已是新旧两党共同的神主牌。

  大家都说要高举庆历新政的精神,让大宋中兴。

  群臣听完赵煦的话,相互看了看。

  右相蒲宗孟就率先开口了:“臣谨遵德音,谨奏以科 百灵阁提供了要离刺荆轲创作的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九百八十三章 元祐革新(3)在线免费阅读。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新书推荐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百灵阁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