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小说 > 我在现代留过学 >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耶律洪基的提议

第九百八十二章 元祐革新(2)(1/3)
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好书推荐:
  赵煦拿着章衡等人拟定的考题,看了很久。

  赵煦终于做出了决定:“科举之制,必须改革!”

  “而且,是本次科举就要开始改革!”

  “只有这样,我才能彻底掌握科举改革的主动权,并向天下人发出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!”

  作为一个全面用文官官僚制度治国的王朝。

  大宋朝在科举上是下足了功夫的。

  自开国以来,历代赵官家,都会针对科举制度暴露出来的弊端,进行或大或小的改革、调整。

  所以,赵煦之前在明法科和明算科上的折腾,才能那么顺利的得到朝野认可。

  即使有人反对,但也都接受和认可了。

  因为老赵家就爱折腾科举。

  不折腾科举的赵官家,才是异类!

  同时,最终历史都证明了,这些折腾既有利于国家,也有利于士人——正是过去百年,历代赵官家在科举制度上的不断折腾,使大宋科举日渐完善、公平。

  所以,在大宋朝搞科举改革,有着其他朝代所没有的优势——几乎不会有阻力。

  朝野都认同并尊重,赵官家在科举制度方面的权威。

  这很好理解——每一次科举改革,赵官家都赢了。

  在这种一直赢的预期下,后来的赵佶甚至能直接废黜科举制度,改用太学三舍法取士。

  所以,赵煦需要考虑的,其实一直都不是要不要改革的问题。

  而是怎么改?改到什么程度的问题?

  这样想着,赵煦的眼睛就明亮起来、

  “是呢!”

  “我终究还是受现代影响太深了!”

  “总想着不得罪人!”

  在现代的他,说白了,就是一个小资产阶级。

  而小资产阶级,先天就是软弱的!

  好在,他除了是小资外,还是一个皇帝!

  一个封建专制帝王!

  于是,此刻,属于帝王的一面开始苏醒。

  上上辈子,绍圣到元符的统治经验,开始占据上风。

  赵煦的眼神开始坚定起来。

  他轻声呢喃着:“改革这种事情,哪里有不得罪人的?”

  “历朝历代,古今中外,哪怕是现代,也没有不得罪人就可以改革成功的例子!”

  “这就是我走入误区了!”

  “当以此为戒!”

  这样说着,赵煦的心思就坚定了起来。

  旋即,他便召来童贯,与他吩咐道:“童邸候,且去传我的旨意……”

  “命右相蒲宗孟、御史中丞吕大防、知贡举章衡、权知贡举王子韶、范百禄,立刻入宫,会商科举之事!”

  “诺!”童贯领命而去。

  赵煦看着童贯的身影远去,然后抓起一支元书纸。

  提笔在上面,写下八个字:终始唯一,时日乃新!

  这是《尚书》咸有一德中的句子。

  这篇尚书传说乃是伊尹归政太甲时所作的劝谏之书。

  当然,赵煦知道,这是伪作。

  便是如今的大宋,其实也有很多士大夫知道,这是伪作(竹书纪年,在北宋很多士大夫之间有着流传)。

  但,这一点也不妨碍,赵煦要将之拿来当成自己的理论依据。

  ……

  开宝寺,贡院。

  自被拜为知贡举后,章衡、王子韶、范百禄三人,就被禁军直接护送到了这里。

  每日饮食起居,都有专人服侍。

  对外联络,自然是被彻底切断。

  他们的书信、札子、奏表,等一切文书,都有专门的内臣把关、审核。

  且只有得到允许,才能与外界通信。

  若无宫中旨意,一般他们也不会和外界通信。

  此刻,章衡三人,就在这开宝寺的贡院内部,围坐在一起,商议着刚刚送进宫中的考题。

  “也不知官家看了我等考题,会不会有意见?”章衡有些忧虑的说着。

  王子韶沉默不语,范百禄则道:“自熙宁以来,朝廷取士,便是以经义取士……”

  “经义取士,虽世论有所非议……“

  “然,当今官家,纯孝至仁,以弘先帝德业为先!自是推崇先帝以经义取士之法!”

  恩,是的!

  范百禄虽然是旧党,但如今却是旧党内旗帜鲜明的经义取士派。

  这没什么稀奇的。

  因为新党内部也有诗赋取士派。

  在 百灵阁提供了要离刺荆轲创作的《我在现代留过学》干净清新、无错版纯文字章节: 第九百八十二章 元祐革新(2)在线免费阅读。
上一页 目 录 加书签 下一页
新书推荐:

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,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,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。如有疑问,请联系作者删除

Copyright © 2021 百灵阁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地图导航 地图XML返回顶部